2月的杭州,春寒料峭;2月的杭州千岛湖啤酒有限公司的糖化车间,却在逼近45摄氏度……机器轰鸣,酿造、包装、出厂各个工作环节,环环相扣,工人配合得天衣无缝。
2月24日下午2点,记者从市区驱车2小时后,终于抵达位于淳安的千岛湖啤酒厂区。
杨智勇是生产包装部的一名老员工,在厂里工作已经20年。在这里,他结识了在财务部上班的妻子,厂子成了他的第二个家。
今年正月初四,杨智勇接到工厂通知,初八上班正式生产。这给杨智勇传递了一个极强的信号:这个月有得忙了。
“往年初八报到之后,总要到初十左右才正式生产,不少本地员工还可以走走亲戚。但今年完全不一样,报到当天就生产,部分员工初六或者初七就来厂里检查生产设备了。”杨智勇话里透着兴奋。
春节假期后的紧张生产开始了。“六万线万瓶易拉罐的生产线罐易拉罐像子弹一样,从眼前“飞”过。这会带来什么样的压迫感?杨智勇说,心脏突突地跳,多看一会,眼睛就花。
“忙点好,忙就有钱赚。”对于像杨智勇这样的员工,工资是最大的收入来源,忙碌意味着这一个月的工资奖金又嗖嗖地往上走了。
“前两年因为疫情等种种原因,有时会停产几天。歇了两三天,就有人问何时上班,没活干大家心里都很着急。”杨智勇笑着说,“今年开工便生产,大家不仅没有一点怨言,反倒高兴得很。”
忙碌的生产,意味着销售得到了有效提升。实际上,疫情发生的前3年,公司每年的营收都有增长,但虽疫情到来,增长势头戛然而止。
“去年年底不少员工都‘阳’了,生产落下了一点。加上最近一段时间销量不错,自然要加足马力。”董事长郑晓峰对目前的进度十分满意。他拿出手机,给记者展示了最新的增长销售数据,半开玩笑地说“不要告诉别人”。
这两年,传统的啤酒生产与销售保持稳定,定制化产品增长迅速,啤酒文旅也有增长,这三部分构成了千岛湖啤酒增长的“三驾马车”。目前,定制化啤酒已成为公司销售的新增长点。
董事长: 筑巢引凤,合作品牌增加明显 员工: 新产品慢慢的变多,主动补习饮料知识
千岛湖的优质水源是无可替代的外在优势,领先的生产设备和加工技术则是硬功夫、内在优势。依靠这两个优势,千岛湖啤酒有限公司把自身打造成了一个多方合作的平台,为定制化产品的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用郑晓峰的话就是“筑巢引凤”。目前,包括健力宝、觅果派对、力波啤酒、望山楂、桂等企业或品牌已与千岛湖啤酒有限公司展开合作,产品达到400多个。
在厂里的仓库中,一堆堆小山似的啤酒和饮料整齐地垒在一起。记者看到,和别的企业合作的产品比重占了不少。
“瓶装啤酒、灌装啤酒、桶装啤酒、精酿啤酒、各色饮料,客户提出要求,我们就能生产。”杨智勇说,“这几年合作的产品慢慢的变多了,为此,我还主动学习了不少饮料生产的新知识。”
2021年8月,为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,企业投资2.8亿元,扩建年产能力25万千升的啤酒饮料生产线,项目所有生产设备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。
“我刚进厂的时候,是‘八千线’,后来是‘一万两千线’‘两万四千线’,现在已经是‘六万线’。”杨智勇回忆着生产线的飞速革新,如数家珍。
值得一提的是,去年1月,千岛湖啤酒有限公司在2021年杭州市“未来工厂”评定企业名单中榜上有名,成功入围“智能工厂”方向名单,成为杭州市首批评定、淳安县首家上榜的企业。
“目前,个性化定制以及合作产品的营收,已达到总营收的四分之一左右,未来,这一数据将超过传统啤酒销售的份额,成为公司增长的最大动力。”对于未来的规划,郑晓峰信心满满。
董事长: “干杯,亚运!”将带来新订单 员工: 与企业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
在夹缝中求生存与发展的千岛湖啤酒实属不易,为了赢得更好的明天,他们用上了吃奶的力气。
中国啤酒行业的竞争可谓“刺刀见红”,行业头部的5家啤酒企业已占据了全国92%的市场占有率。在剩余的狭窄拥挤的空间里,郑晓峰展望:比去年好就行,哪怕一点点。
“我们的一线销售员工真的很辛苦,他们已连吃奶的力气都用上了,我没法给他们下指标。”身为董事长,郑晓峰说出这句话,并不是特别容易,“每个月,他们都是自己报计划任务,不少都超额完成了,看销售形势今年会更好!”
今年会更好。让郑晓峰做出这个判断的重要原因,是他充分看好中国经济将向好、走强:“中国人这么努力,经济一定慢慢的变好。对此,我坚信不疑。”
今年,杭州亚运会也将给千岛湖啤酒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。去年9月,千岛湖啤酒正式成为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官方指定啤酒,企业为此开发了一款亚运会纪念啤酒——命名为“干杯,亚运!”。
“亚运会是一个展现我们品牌和产品的绝佳机会,我们拿出最好的酒、最实惠的价格,做出了这款啤酒,以饷八方来客。”郑晓峰自豪地说,“同时,更多的水饮料公司也会注意到我们,给我们大家带来新的订单。”
企业好了大家才能好,每位员工深深懂得这一个道理,与企业未来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,是每位普通员工的梦想。 “好好干活,多赚钱,换辆车,给两个孩子更好的生活。”杨智勇的愿望“平平无奇”,但谁又不是这样呢?